挥洒墨香
书写人生
【翰墨飘香·诗词古韵】
书法,一门古老而优雅的艺术,以其静谧沉静的姿态,承载着智慧与情感的结晶。学期的第十周开始,我们邀请到了著名书法家、书画鉴赏家、中国书法协会会员葛方智老师为24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学生传授书法的文化艺术。
书画鉴赏·开课
葛方智,山东莱西人,别署抱墨斋主人。现为中国艺术创作院理事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、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莱西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莱西市政协委员。
葛老师书法作品入选2004年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;入选首届“传承经典”行书临帖展;参加2011年中国书协楷书论坛展;入选全国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;入选首届“西狭颂”全国书法大展。书法作品发表于《书法导报》、《书法报》、《书法世界》、《大众日报》、《山东工人日报--艺术收藏》等专业性报刊。
课堂上,葛方智老师为同学们细致地讲述了中国书法的历史,从古老的甲骨文说起,阐述其作为最早成熟汉字的神秘起源与占卜用途。随后,老师介绍了篆书在秦朝统一文字中的关键角色。重点提及王羲之等魏晋大家对行书、草书发展的推动,其作品展现出的艺术高度令人赞叹。还讲述了颜真卿等唐代书家楷书的雄浑大气。同学们沉浸其中,积极提问互动,此次课程在传承文化的同时,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书法的热爱。
贰
水墨·育人
理论课程结束后,葛老师将用笔规范、书写技法等进行现场示范,从起笔、行笔到收笔,步骤清晰。同时讲解了不同字体的书写差异。同学们认真记录,此次示范为他们后续练习书法提供了标准指导,有助于提升书写水平。在课堂练习时,葛老师对每个同学的不同的疑问做了解答,其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与深厚的文化艺术造诣,使学生们感受到书法艺术无限魅力。
书法与修复的关系
书法艺术与文物修复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它们在审美价值、技术方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相互借鉴、相互促进,共同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。
首先,书画类文物修复工作需要深厚的历史知识作为支撑。书画类文物修复不仅仅是技术活,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。修复过程中,修复师需要了解书画作品的历史背景、创作时代、作者风格等信息,以便在修复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。例如,书画类文物修复的基本要求是尽可能恢复书画的原始状态,讲究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,这需要修复师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来指导修复工作。
其次,书画鉴赏课程有助于提升修复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。书画鉴赏课程不仅涉及书画的历史背景、创作风格等内容,还包括对书画艺术价值的评估和保护方法的探讨。通过学习这些知识,修复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物的价值,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,从而在修复工作中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。
此外,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,涉及考古、生物、化学、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。书画鉴赏课程作为其中的一部分,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,提升实际操作技能。例如,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就以“活化传统”为导向,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通过“品鉴”“保护”与“修复”等课程,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。
END